您現(xiàn)在的位置:眾悅學車網(wǎng) > 眾悅百科 > F1
F1,中文名稱為“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是英文Formula 1 Grand Prix的簡稱,目前這項比賽的正式全名為“FIA Formula 1 World Championship”一級方程式賽車世界錦標賽。
【概述】 [編輯本段]

F1,中文名稱為“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是英文Formula 1 Grand Prix的簡稱,目前這項比賽的正式全名為“FIA Formula 1 World Championship”一級方程式賽車世界錦標賽。

其 Formula被譯為方程式,其實真正含義是“規(guī)定”,也就是對賽車的基本概念用比賽規(guī)則進行規(guī)定,按比賽規(guī)則制造出的單純的比賽用車……。目前世界上有以“跑車”為基本概念的比賽用車,方程式賽車的基本概念與它們不同。簡而言之,就是輪胎裸露在外(openwheel)的單座席(monopost)比賽用車。在方程式賽車的家族中,一級方程式賽車是該類比賽的最高峰。

除了一級方程式外,也有二、三級方程式。

例如:F3(三級方程式)——程叢夫就參與其中。

在以前也有F2(二級方程式),但由于經(jīng)營不善,被后來的F3000(尾氣排放量均為3000CC的方程式賽車)所取代。如今F3000又稱GP2——霍肯伯格就是2009年GP2的總冠軍。

將方程式賽車由低級別至高級別排列可列為:

卡丁車;康巴斯方程式、雷諾方程式、寶馬方程式、FC2000;F3;GP2、A1;F1.

想成為F1車手,一般都要經(jīng)過F3和GP2的磨練。而很多優(yōu)秀車手都可以從F3直接進軍F1。更有甚者直接從雷諾、寶馬方程式進入F1,芬蘭車手基米·萊庫寧(Kimi Raikkonen)就是這樣的天才。

除了F1之外,還有其它不同等級的方程式比賽像是F3、F3000、Formula Ford、Formula Renault等等,他們都屬于方程式賽車的一種,只是各自的規(guī)范不同,而F1是FIA所制訂的方程式賽車規(guī)范中等級最高的,因此以1命名。

F1的主辦單位是總部設于瑞士日內(nèi)瓦的國際汽車協(xié)會FIA(法文: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的縮寫),主席是讓-托德(Jean Todt)先生。FIA與伯尼-?巳R斯通(Bernie Ecclestone)所擁有的F1管理公司(FOM : Formula One Management)關系密切,總部設于英國倫敦的FOM負責的是F1在世界各個賽站的商業(yè)與廣告業(yè)務。

【發(fā)展歷程】 [編輯本段]

F1世界錦標賽由國際汽車聯(lián)合會于1950年第一次舉辦,每年舉行一次。英國人伯尼·埃克萊斯通是其“掌門人”。參賽選手按積分多少決出當年的F1車手總冠軍,車手總成績最高的車隊則獲得年度車隊總冠軍。
方程式賽車是由本世紀初的場地賽車派生出來的。方程式賽 車分3個等級:三級方程式、三公升方程式和一級方程式。一級方程式是方程式賽車的最高境界。

一級方程式賽車對車手的要求十分嚴格,必須是取得三級方程式和三公升方程式駕駛執(zhí)照,且身體素質非常好的專業(yè)運動員才能成為一級方程式賽車車手。國際汽聯(lián)每年頒發(fā)的一級方程式“超級駕駛執(zhí)照”不會超過100張。

一級方程式賽車的車速最高可達406公里/小時(測試極限,由本田車隊在美國創(chuàng)造),370公里/小時(2004年)以上,平均速度是200—250公里/小時。歷史上也曾有人制造出時速在500—1000公里之間的賽車,但是,這么高的時速只能在瞬間產(chǎn)生,且這種賽車不能批量生產(chǎn)也不能常年使用,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汽車。所以,只有一級方程式賽車才是真正的速度之王。

目前,被稱為“四大車隊”的F1車隊是意大利的法拉利車隊、德國的梅賽德斯GP、奧地利的紅牛(原美洲虎)、英國的邁凱倫。(08年)一部賽車的制造成本在480萬元人民幣以上。

其實,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歐洲已有多個極具盛名的賽車場,但那時的賽事因參賽車輛不多,因而對參賽者無嚴格的限制。50年來,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引擎規(guī)格不斷有大幅改變,到1986年自然吸氣引擎被禁止,一級方程式車壇全力發(fā)展渦輪增壓引擎。后因渦輪增壓馬力太大,被國際汽聯(lián)在1989年停用,以3·5公升的自然吸氣引擎取代F1的第一次正式比賽是1950年的英國銀石大獎賽,當時英國皇室親臨觀看,意大利車手法里納(Giuseppe Farina)贏得第一個F1大獎賽冠軍,同時他也是當年的車手總冠軍,即F1歷史上第一個車手總冠軍獲得者。

1951年,F(xiàn)1出現(xiàn)了一位真正的車王方吉奧(Juan Manuel Fangio),阿根廷車手,5次獲得車手總冠軍(1951,54-57)。不可思議的是,他是38歲才參加一級方程式比賽的!

1958年,Cooper-Climax賽車首先采用了后置發(fā)動機的設計,是F1歷史上的一次技術革命。圖上是Stirling Moss正在駕駛一輛后置發(fā)動機的Cooper賽車。

車王Fangio后的1958年賽事,呈現(xiàn)出幾位英國車手群雄競爭的局面,年終排名前四位都是英國車手,包括Mike Hawthorn,Stirling Moss等。另外,F(xiàn)1開始設立“年終車隊總冠軍”也是在1958年。

總之,無論道路多么坎坷,50年代的F1已經(jīng)不再屬于早期賽車運動,采用F1A專門制定的比賽規(guī)則——“一級方程式”,F(xiàn)1開始了大踏步的前進。

60年代是F1的一個重要轉折期,F(xiàn)1脫離了稚氣。

首先看技術方面,僅僅兩年時間,后置引擎就被各車隊廣泛使用。這時候,Cooper車隊的后置引擎技術已經(jīng)非常成熟,獲得了1959,60兩年的車手總冠軍和車隊總冠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整個60年代,除了Ferrari的兩個車手總冠軍,幾乎是一個英國車隊和英國車手的時代,車隊包括BRM,Lotus,Brabham-Repco,車手包括Clark, Graham Hill,Jachie Stewart,John Surtees。其中John Surtees是一個既獲得過F1世界冠軍,又獲得過摩托車世界冠軍的人。

Colin Chapman的設計天賦使Lotus車隊逐漸成為一支夢幻車隊,Lotus車隊1967年首先使用了雙座4氣門發(fā)動機(DFV engine),這種發(fā)動機后來統(tǒng)治了整個70年代。另外,60年代時,Lotus車隊在空氣動力學方面也處于的領先地位,現(xiàn)在的下壓力理論就是從那時建立的。

60年代,比賽的事故開始增加。關于這一點,我們看看兩屆世界冠軍Jim Clark的60年代。1960年,他開著一輛濺有當場死亡的英國車手鮮血的賽車沖過Spa的終點。1961年意大利大獎賽上,他與 Trips(German, Ferrari)相撞,使Ferrari車撞進人群,Trips和14名觀眾死亡。1968年,這位無可置辯的世界冠軍在Hockenheim的一次練習賽中死亡。這一切,使人們從根基上開始質疑F1這項運動,引發(fā)了很多思考。        同樣1968年,Lotus賽車印上了金樹葉香煙(Gold Leaf cigarettes)的宣傳廣告,這是F1歷史上第一次引入商業(yè)贊助。

70年代使F1逐漸走向成熟

首先,70年代的一系列賽道事故使安全問題得到了異常重視。

1970年的車手總冠軍Jochen Rindt是F1歷史上唯一一位死后的世界冠軍。

另外,1973年,由于不忍接著看更多的賽道悲劇,Jackie Stewart決定把他的第100次大獎賽Watkins Glen大獎賽作為他的告別賽。但是似乎別有寓意的,F(xiàn)rancois Cevert在這次大獎賽的練習賽中死亡。結果,Stewart領導掀起了F1歷史上第一次“安全革命”。

這次安全革命使F1的賽車、賽道和車手裝備等,都從安全角度進行了審查,論證,改進。

在人們眼中,Jackie Stewart不僅獲得了3個車手總冠軍,似乎更重要的是,他給F1帶來了安全意識。

70年代的另一件大事要從1976年代的世界冠軍詹姆斯·亨特(James Hunt)說起。James以他花花公子的作風,開始吸引世界的目光。F1開始受到世界媒體的關注,從此以后,F(xiàn)1的著名車手們,也都成為了聚光燈下的明星式人物。

這里不得不提到現(xiàn)在F1的掌門人伯尼·?巳R斯通先生,因為正是他去和電視傳媒談判F1的比賽轉播的,并親自落實了各項細節(jié),從而把F1比賽的現(xiàn)場畫面送入千家萬戶。伯尼將電視轉播引入F1,無疑給F1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生機,F(xiàn)1的商業(yè)運作逐漸成熟起來。

從技術方面看,1977年,F(xiàn)1出現(xiàn)了又一次的技術革新。雷諾車隊引入了渦輪增壓式引擎。F1從此出現(xiàn)了渦輪增壓式與自然進氣式發(fā)動機并存爭霸的局面,直到1988年渦輪增壓發(fā)動機被禁止。

80年代——最激烈的競爭

F1的80年代是一個空前的偉大車手云集年代,包括了巴西人尼爾森·皮奎特(Nelson Pequet),阿亞頓·塞納(Ayrton Senna),法國人阿蘭·普羅斯特(Alain Prost)和尼格·曼塞爾(Briton Nigel Mansell)。他們之間展開了最激烈的爭奪。比賽精彩不斷。
車隊方面,由普羅斯特和塞納駕駛的邁凱輪賽車贏得了80年代里的5個車手總冠軍和4個車隊總冠軍。特別是1988年,也是塞納的第一個車手總冠軍年里,邁凱輪車隊驚異地贏得了16個分站賽中15個冠軍!法拉利車隊贏得了1988年的蒙扎大獎賽的勝利。而車隊創(chuàng)始人恩佐·法拉利在幾周前剛剛去世。

90年代以后——現(xiàn)代F1

90年代的F1,是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期。1993年,普羅斯特最后一個車手總冠軍年里,他駕駛的賽車是F1有史以來最先進的賽車。賽車裝備了輪胎反抱死系統(tǒng),循跡控制系統(tǒng)還有電子控制的懸吊系統(tǒng)。

但1994年塞納的死則引發(fā)了F1的第二次“安全革命”,F(xiàn)IA禁用了以上用以提高車速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F(xiàn)1賽車又回到了原來的基本構造。
塞納死后,國際汽聯(lián)一年一次的安全評估項目啟動。以后FIA的制定規(guī)則都非常重視安全問題,很多規(guī)則的制定是為了降低車速。如1999年規(guī)定在干地輪胎加開四條凹槽,從而減小輪胎抓地力。另外,提高安全的科技研發(fā)也出現(xiàn)成果。車手頭頸保護系統(tǒng) (HANS)就是一個例子,已經(jīng)在2003賽季使用,受到車手、車隊的好評,而且事實上也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塞納走后,德國車手邁克爾·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逐漸成為了F1的新車王。他在加入F1的第四年(1994)獲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95年為貝納通車隊衛(wèi)冕成功。1996年,他轉入狀態(tài)不是很好的法拉利車隊,并終于在2000年為法拉利車隊贏得了時隔21年的世界冠軍,紅色戰(zhàn)車再次開始了傳奇的戰(zhàn)績。今天的舒馬赫已經(jīng)是7次世界冠軍得主,分站賽冠軍次數(shù)達到91次,超過以前所有車手的戰(zhàn)績。

縱觀F1走過的50來年,智慧、勇氣、冷靜、堅持、挑戰(zhàn)、激情、夢想、成功、失敗交織其中。賽道上的歡喜、失望、競爭、投入吸引著人們的眼光。而F1的迷人與危險又是它永恒的矛盾……

【F1的魅力】 [編輯本段]

F1,中文稱為“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是英文Formula Grand Prix的簡稱,目前這項比賽的正式全名為FIA Formula World Championship(一級方程式賽車世界錦標賽)。所謂FIA,是F1的主辦單位——總部設于瑞士日內(nèi)瓦的國際汽車運動聯(lián)合會,主席是讓·托德先生。 FIA與Bernie Eccelestone所擁有的 F1管理公司FOM(Formula One Management)關系密切。總部設于英國倫敦的FOM,負責的是Fl 在世界各個賽站的商業(yè)與廣告業(yè)務。

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是由國際汽車運動聯(lián)合會從1950年起舉辦的The FIA WOrld Championship上開始的。為何叫做Formula(方程式)賽車呢?Formula其實就是“規(guī)則與限制”的意思,因為 F1比賽是在FIA所制訂的規(guī)格與規(guī)則下來制造賽車以及進行比賽。所有參加的隊伍都必須遵守這套如方程式般精準的規(guī)則。而且除了F1之外,還有其他不同等級的方程式比賽,諸如F3、F3000、 Formula Ford(福特方程式)、Formula Renault(雷諾方程式)等等,它們都屬于方程式賽車的一種,只是各自的規(guī)范不同,而F1是FIA 所制訂的方程式賽車規(guī)范中等級最高的,因此以1命名。

【“解剖”F1車手】 [編輯本段]

F1車手是體魄最強健的運動員,因為F1賽車的駕駛方式和車手所必須經(jīng)受的強大離心力,和駕駛一般車輛有天壤之別。賽車手不僅體能狀態(tài)要優(yōu)于常人,更要有沉著、冷靜、分析的頭腦。

觀察F1車手,你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看起來幾乎與頭部同樣寬的精壯頸部。這是因為在駕駛 Fl賽車時,戴著安全帽的頭部是外露于駕駛艙之外的部分,除了在轉彎時必須承受5個g的橫向離心力之外,在剎車時往前的減速力道也同樣超過5個g。在如此高的離心力狀態(tài)之下,頭部加上安全帽的重量會變成原來的5倍,約二十五公斤,因此需要有特別強壯的頸部來抵抗離心力。

其次,他們的手臂及手腕肌肉是極度發(fā)達的。一般的情況下,操作Fl的方向盤需要約三十公斤的力量,而在高速行駛中轉動方向盤需要更大的力量,轉彎時更需要強壯的手臂來把賽車維持在車手想要行進的路線上。在 300公里的比賽過程中,強壯的手臂與手腕是必須的。

賽車是屬于坐姿的上半身運動,F(xiàn)1車手在比賽時大都是上半身在消耗氧氣;因此有人開玩笑地比喻Fl車手是坐著輪椅的馬拉松選手,因為F1賽車手比賽時的耗氧量與馬拉松選手相當。

此外,在轉彎時強大的橫向離心力,會讓體內(nèi)血液流向單邊,但此時車手仍需保持冷靜的思考和判斷能力。賽車起跑時車手心跳會高達每分鐘190次,比賽過程中的心跳也都在160次左右,因此賽車手的心肺功能必須極其強壯。

而身體的耐熱性對Fl車手也是很重要的。在涼爽的歐洲地區(qū)賽站比賽時,駕駛艙內(nèi)的溫度就可以高達50-60攝氏度。在高溫的馬來西亞雪邦賽道,艙內(nèi)溫度甚至會超過80攝氏度。雖然車手能不斷補充水分,但將近兩個小時的比賽下來,身體脂肪的消耗及脫水總和將超過4公斤。若是一般人,在那樣大量脫水的情況下會造成休克,而F1車手在下車后卻還能談笑自若。

【賽季與賽程】 [編輯本段]

第一場F1賽舉辦于1950 年,比賽地點是一個英國戰(zhàn)后廢棄機場改造而成的銀石(Silver- stone)賽道。到上一個賽季為止已經(jīng)舉辦了60年。2010年是F1的第61個賽季。F1的規(guī)模從當初每年只有7場比賽,發(fā)展到目前每年最多可舉辦 19場比賽,比賽地點更涵蓋了5大洲18個國家,每年賽季從3月開始到11結束,全年19場比賽中超過一半的比賽是在歐洲舉辦。

為了配合全世界的電視現(xiàn)場直播,F(xiàn)l的賽程規(guī)劃以約三百公里(蒙特卡羅為特例)或2小時為限,看何者先完成,比賽就算結束。最長與最短的賽程分別為日本站的310.352公里與摩納哥站的262.626公里。

F1的比賽賽程分為三天,其中包含了:星期五上午11點至12 點的自由練習(不計成績)及下午2點至3點的第一段測時賽(成績作為星期六正式排位賽出發(fā)順序的依據(jù));星期六上午9點至9 點45分及10點15分至11點的自由練習(不計成績);星期六下午2 點至3點的測時排位賽(Qualifying);星期日下午2點的決賽(The Grand Prix)。

星期天的正式比賽當然是最刺激的部分。比賽之前,在現(xiàn)場仍有其他的活動,像開幕儀式、車手繞場,還有一些附屬賽事,但那部分是電視機前的觀眾看不到的。

下午兩點,比賽正式開始。比賽距離約為三百公里,差不多需要一個半小時,如有狀況必須延誤,也不得超過兩個小時。比賽結束后隨即進行頒獎。決賽過程中,選手必須視輪胎的磨耗及油耗的狀態(tài)進入維修站(Pit)換胎及加油,這稱為Pit Stop。從2010賽季開始,F(xiàn)1取消了比賽中途加油,所有賽車不得中途加油。

比賽完后,前十名車手可分別獲得25、18、15、12、10、8、6、4、2、1的積分。一年賽季比賽下來,積分最多的車手即獲得F1年度冠軍車手的頭銜。2009年度冠軍車手是簡森·巴頓(Jenson Button ),F(xiàn)1的車隊積分則是該車隊兩部賽車在一整年賽季當中所獲得的積分總和。積分最多的車隊可拿下年度車隊冠軍,2009年的年度冠軍車隊是布朗 GP(Brawn GP)車隊(2010年改為梅賽德斯GP)

換胎:最關鍵的團隊合作

F1比賽時最關鍵的團隊合作就是中途進站換胎(Pit Stop)時的效率。在Pit Stop浪費一秒鐘,就可能對比賽的勝負有關鍵的影響。而比賽時工作人員熟練的動作都來自平時的練習,車隊通常會利用星期四下午和星期天的早上來練習 Pit Stop。Pit stop是危險的工作,所以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必須穿防火服,并且要戴安全帽來降低風險。這些工作人員在車隊中都還有另外的正職,例如技師、卡車司機、備用品管理員等,而加油換胎只是他們工作的一小部分。

賽車每一次停站,從工作人員的分工便可看出其合作的精密程度:12位技師負責換輪胎(每一輪三位,一位負責拿氣動扳手拆、鎖螺絲,一位負責拆舊輪胎,一位負責裝上新輪胎);一位負責操作前千斤頂;一位負責操作后千斤頂;一位負責在賽車前鼻翼受損必須更換時操作特別千斤頂;一位負責檢查引擎氣門的氣動回復裝置所需的高壓力瓶,必要時必須補充高壓空氣;一位負責持加油槍,這通常由車隊中最強壯的技師擔任;一位被稱為“棒棒糖先生”,負責持寫有“Brakes” (剎車)和“Gear”(入擋)的指示板,當牌子舉起,即表示賽車可以離開維修區(qū)了。而他也是這22人中惟一配備話的;一位負責擦拭車手安全帽。

【規(guī)則變化】 [編輯本段]

車隊與主辦單位之間長年進行貓捉老鼠的游戲。隨著汽車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為了提高賽車的安全性、比賽的觀賞性,比賽規(guī)則與賽車的規(guī)格也不斷地進行改變。例如在空氣動力學套件和渦輪增壓引擎問世后,比賽規(guī)則就加入了對以上兩種技術的限制。此外對于電腦的使用,限制也是日益嚴格。因此就算某車隊靠著科技進步取得優(yōu)勢,第二年主辦單位就可能制訂新規(guī)則以降低其影響力。同時其他車隊也會透過抄襲或自行研發(fā),取得類似的技術以抗衡。

雖然限制日益嚴苛,F(xiàn)1并不因此而失去觀賞性。因為觀眾想看的并不是某輛賽車一馬當先,而是要看到賽車選手之間的龍爭虎斗。只有在每一輛車性能差異不大的前提下,才能比較出選手技術的優(yōu)劣。因此賽車的速度受到嚴格限制。不但是為了增加競技的趣味,也是為了降低車禍時的死亡率,藉以避免例如1994年巴西F1賽車選手塞納車禍致死的意外再度發(fā)生。

雖然賽車主辦單位不斷限制新科技的運用,但是比賽用的賽車仍然比任何商品化的汽車更為先進。汽車工業(yè)利用賽車實驗各種技術,這些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也經(jīng)常用于改良量產(chǎn)的汽車。渦輪增壓引擎的普及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賽車運動對于汽車的安全也有正面影響。

2005年賽季F1規(guī)則有不少的變化,其中較大的變化包括一站比賽只準使用一套輪胎,與一臺引擎必須使用兩站比賽(在爆胎、爆缸或影響賽車安全行駛的情況下允許更換輪胎或引擎),與后定風翼向前移了20cm以減少后擾流板透過與車尾的距離產(chǎn)生杠桿原理放大下壓力等等。2006年賽季F1將再次進行規(guī)則大改動,包括引擎由已經(jīng)使用多年的V10設計改為V8設計,以求降低各車隊在引擎開發(fā)上的成本需求與馬力,拉近強弱隊之間的差異。2008年廢除了電子牽引控制系統(tǒng),F(xiàn)1運動在經(jīng)過一陣子高度電子化的時代后,又回歸不依賴賽車功能而更依靠車手駕駛技術的本質。國際汽聯(lián)對2009年的比賽規(guī)則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主要核心為進一步降低賽車下壓力(高下壓力可幫助賽車獲得高速過彎速度)、增加后擾流板離地高度以減少對后面賽車產(chǎn)生亂流增加后面賽車超車的機會、禁用輪胎加溫裝置(此裝置可幫助賽車在比賽中更快進入工作溫度以獲得高速度)、禁用前懸吊系統(tǒng)后方整理亂流的破風板和引入光頭胎補償一些新規(guī)則損失的下壓力(無花紋的光頭胎可增加輪胎抓地面積有效提升賽車速度,但比現(xiàn)行有縱向排水紋的輪胎更易磨損)。國際汽聯(lián)希望通過以上措施將比賽更進一步地轉變?yōu)檐囀旨夹g之間的較量和限制賽車速度,但是有不少車手對其提出了異議,主要體現(xiàn)在賽車將更加難以駕駛,比賽中事故將會增加,車手往往會因為謹慎駕駛而降低比賽的觀賞性等。

【F1旗語】 [編輯本段]

黃旗

黃旗代表前方車道上有障礙物或意外狀況。比如一輛撞壞的或者出現(xiàn)故障的賽車。提醒車手要小心駕駛。出動黃旗的時候不允許超車。如果障礙賽車停在賽道一側,或者障礙物不在賽道上,那么黃旗會靜止不動。如果障礙物在賽道上,那么黃旗就會來回搖動,以提醒車手做好準備改變方向。黃旗的出現(xiàn)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賽段黃旗,提醒車手在這一賽段(整條賽道分若干賽段)不得超車;另一種是全場黃旗,表示全場都不得超車,并會有安全車出現(xiàn)在賽道上,所有賽車全部減速。如果一名車手沒有認真讀取黃旗的信息,而仍舊以比賽速度開車來到賽道的事故發(fā)生地段,那么這名車手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甚至會被取消比賽資格。

雙黃旗

即一次搖動兩面黃旗。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提醒車手賽道被事故徹底堵塞;另一種是當車手在暖胎圈之后并已經(jīng)停在發(fā)車位時發(fā)生意外(比如賽車突然熄火)時,賽會會搖動雙黃旗,此時會重新開始暖胎圈(正賽圈數(shù)對應地減少一圈)。發(fā)生意外的賽車回到維修區(qū),修復賽車后(比如重新點火)從維修區(qū)發(fā)車,該車手原先的發(fā)車位將被空出。

紅黃條紋旗

紅黃條紋旗代表賽到前方路面有油,或者路面較滑,車手應該小心駕駛,直到信號旗收回為止。 如果比賽官員揮動紅黃旗幟,代表著前方不遠處就有所謂的濕滑地帶。

白旗

當出現(xiàn)白旗的時候,表示前方有慢速行駛的車輛?赡苁且惠v救護車,或者一輛拖車,或者是賽會安全車輛。當看到白旗的時候,車手應該小心駕駛,甚至應該適當減速。

紅旗

紅旗表示比賽或者試車因故暫停或提前結束。紅旗會在整個賽道各個位置同時出示,這個時候車手應該回到賽道末端的檢修車道,并在那里原地待命,以得知是否恢復比賽,并何時恢復比賽。

藍旗

藍旗表示提醒即將被套圈的車手后方有領先一圈的車輛正在接近,并且準備超車。那么慢車就應該往一側靠攏,為領先一圈的賽車讓路。藍旗分兩種:一種是靜止的藍旗,表示后車正在靠近;另一種是搖動的藍旗,表示快車已經(jīng)到身后,慢車必須馬上讓車。在F1 比賽中,如果一名車手經(jīng)過3次搖動藍旗還沒能夠及時為后來的賽車讓出超車路線的話,這名車手將會被處以進維修站并罰停10秒的處罰。

綠旗

綠旗表示前方存在的障礙已經(jīng)得到清除,車手可以重新加速以比賽速度前進,而且還可以超車。

黑旗

如果車手的號碼顯示在出發(fā)線,同時旁邊有黑旗出現(xiàn),這表示車手在跑完這一圈之后需要向檢修站匯報。當一名車手因為比賽行為不當而需要對其進行管教的時候,或者當車手在比賽中犯規(guī)的時候,需要向車手出示黑旗。出現(xiàn)這種信號時,一般來說車手有可能被取消比賽資格,或者受到時間上的處罰。

黑底紅圈旗幟

如果車手的號碼顯示在出發(fā)線,同時旁邊有黑底紅圈旗出現(xiàn),這表示車手需要立即與檢修站取得聯(lián)系。當比賽官員懷疑車手的賽車存在機械問題而需要檢修的時候,會出示黑底紅圈旗幟。

黑白方格旗

當出現(xiàn)黑白方格旗的時候,表示比賽或者練習賽結束了。這個時候所有車手都要返回檢修車道或者集中到出發(fā)區(qū)。從這里車手們需要將他們的賽車開到賽前檢錄處,賽車在這里需要被檢測以確保符合比賽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對于每次比賽的冠軍,將會為他揮舞花色方格旗;對于亞軍以及后來的車手,花色方格旗將會靜止的出示。

參考資料:

擴展閱讀:

開放分類:開車 ,交通 ,賽車 ,

本詞條對我有幫助眾悅百科中的詞條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需進一步完善,百科歡迎您也來參與 編輯詞條 在開始編輯前,您還可以先學習如何編輯詞條。

技術支持與報障:zixun@zyue.com  對本站有任何建議、意見,請點這里在線提交。